爱美剧,爱生活 请登录 | 免费注册


厉归真:五代至宋初的画虎名家与道士



  厉归真,五代至宋初的著名画家与道士,以画虎、牛及禽鸟花卉闻名于世。他大约生活在公元870年至950年之间,经历了唐末、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五个朝代,是这一时期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。本文将详细探讨厉归真所处的时代背景、艺术成就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。

  生平背景:乱世中的艺术家与道士

  早年经历与道士身份

  厉归真,自号迂疏子,祖籍台州唐兴县(今浙江台州天台县)。他自幼酷爱绘画,尤其擅长画牛。据《太平广记》记载,厉归真曾游历洪州信果观,见三官殿内唐玄宗时期的塑像被雀鸽粪秽,便执笔在殿壁画一鹞鹰,笔迹奇绝,自此雀鸽无复栖止此殿。这一事迹不仅展示了他高超的画技,也体现了他作为道士的修行与担当。

爱美剧tv

  乱世中的生存与创作

  五代十国时期,社会动荡不安,但艺术却有所发展。厉归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以画为生,以道为魂。他常着布袍,徘徊于市巷,整日于酒肆狂饮,人皆莫测其深浅。后梁太祖朱温曾召见他,问其有何道术,厉归真回答:“衣单爱酒,以酒御寒,用画傥酒,此外无能。”这种超脱世俗、以画为乐的生活态度,正是他作为艺术家与道士的独特写照。

  艺术成就:画虎名家与技法创新

  画虎的传奇经历

  厉归真以画虎著称,他的画虎技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。为了画好老虎,他深入深山观察老虎的习性,甚至搭棚在树上居住,这种精神被后人传颂。据《浙江道教史》记载,厉归真曾作棚于山中大木上,下观虎之真态,或自衣虎皮,跳踯于庭,以仿其势。这种沉浸式的观察与模仿,使他能够准确捕捉老虎的神韵与动态。

  技法创新与艺术风格

  厉归真的画作特点包括笔简意尽、气韵萧爽。他运用浓墨皴擦表现虎毛质感,独创“劈笔丝毛”技法,通过飞白笔触营造皮毛蓬松感。在神态捕捉上,他着重刻画虎眼瞳孔收缩变化,利用不同角度的“吊睛”处理展现威猛、机警等情绪差异。此外,他还首创“以景衬虎”的布局方式,通过松石配景的比例对比强化虎的王者气度。

  代表作品与影响

  厉归真的代表作品包括《虎啸山林图》、《出林虎图》、《渡水牛图》等。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赏,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他的画虎技艺被后人尊为典范,许多画家都效仿他的技法与风格。

  历史影响:五代至宋初的艺术瑰宝

  对后世画家的启示

  厉归真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刻的启示。他强调艺术创作需突破“形似”追求“神至”,提出“画虎画骨更画魂”的理念。这种将生命体验转化为艺术语言的创作方式,使他的画作超越了普通动物画的范畴,成为承载勇毅精神的文化符号。

  在历史上的地位与评价

  厉归真在历史上被尊为画虎名家与道士的典范。他的画作不仅展示了高超的画技与独特的艺术风格,也体现了他作为道士的修行与担当。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,他以画为生、以道为魂,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与精神财富。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